2015-12-15安森垚作
新疆的历史同斯坦诸国一样,是由来自西方的塞种游牧民族、吐火罗人、伊朗雅利安人、甚至欧洲的希腊,与来自东方的匈奴人、羌人、鲜卑人、以及我们汉人的大融合和冲突,也可以看作是黑社会的抢山头,即有暴躁的游牧民族打手,也有深藏不漏的大河文明大哥,进行千年的历史旅途。这之中随着混合民族突厥以及后来的蒙古的出现,让新疆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里说的新疆的大致范围是东到河西走廊,西到帕米尔高原,南到昆仑山脉,北到阿尔泰山的这样 一个范围。准确的说新疆这个名字是清代才出现的,古代我们一直称这一广大地区叫西域,而且要是说到新疆就不得不说中亚诸国(就是那些斯坦们,词根是古欧洲语言的地方的意思,现在英语stand也一样)以及甘肃的河西走廊甚至包括蒙古高原。
下文要用到的地图,包括土耳其,伊斯兰诸国,中亚(那些斯坦),中国的新疆。(应小伙伴要求我重新画了一个)
在史记的记载中,在公元前2世纪也就是秦代的时候,一批叫做“月氏”(读音是“肉支或月支”)的民 族开始在河西走廊和新疆东北部一带壮大。
这批人的人种定义十分复杂,历来很多说法,比如“匈奴说,土生民族说,突厥说,包括日耳曼哥特人的说法”。但是根据后来的印度贵霜王朝出土的钱币中,可以看到以月氏人为统治主体的人物形象基本是高鼻深目,有典型的高加索人种特征。当然还是归功于近代一批语言文化学家如季羡林等,分析他们的“吐火罗文字”,发现具有显著的印欧语系西部特征,加上新疆出土的干尸,很多说法倾向于这批人是在公元前3000年甚至更早时从东欧一带经过巴比伦迁徙而来的高加索人种,他们从南疆一路进入甘肃,沿途建立了一系列如龟兹,焉支,精绝,楼兰,轮台,高昌等小型城邦。于是天山南部的大片沙漠,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塔克拉玛干(吐火罗人的家园)。
后来的贵霜王朝(月氏)钱币 侵删
吐火罗在南疆的分布范围 这个山脉是帕米尔高原。
同时在公元前7世纪到4世纪,一批“羌人”(一般被认为是现代汉族藏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祖先)从祁连山一带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周边,但此时已经有吐火罗人在这里生存了。
这也就是先秦时代,新疆地区的民族雏形,基本属于一个由北部主要塞种,南部主要吐火罗人(月氏以及其他欧罗巴民族),以及一定的原始羌人(蒙古人种)所组成,而交叉点就是敦煌一带的河西走廊西端。
中国进入了汉代,西域的情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文说过,南部的吐火罗人(月氏)与北边的塞人在交叉点——敦煌一带发生了激烈的抢山头运动,随着月氏的壮大,他们击败了也在敦煌一带的塞种人部落“乌孙”(这个名词很重要,也是后来哈萨克人的直系祖先之一)的国王“难兜靡”,(靡这个字类似日语的桑,推测是所有塞种贵族名字的一个尊称)。难兜靡家破人亡,最后儿子“猎骄靡”被匈奴冒顿(音莫独)单于抚养成人,随后与匈奴结盟复国,但由于月氏的强大,乌孙向巴尔喀什湖一带迁徙(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天山西部,也就是现在的伊犁,不过清末伊犁大部分被俄国占领),并和匈奴结盟。
为了报仇,公元前177年,匈奴乌孙联军进攻月氏,月氏不敌,被迫西迁。这也是匈奴第一次进入新疆地区。于是月氏被迫驱赶西部的剩余塞种人在伊犁河游牧。可是这个“猎骄靡”实在是仇恨太大了(看这个傲娇的名字),所以公元前139年,第二次进攻月氏,月氏被迫继续西迁,并和前文提到的羌人融合。所以乌孙一度成为了西域地区最大的一个游牧部落,基本霸占了西到巴尔喀什湖东到阿尔泰山的广大疆域,剩下的吐火罗人就在南部建立较小的邦国,如轮台,龟兹(音秋词),包括大家熟知的楼兰。
月氏人非常的惨,被吊打不说,自己的国王头盖骨还被匈奴做了喝酒的杯子,于是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克什米尔一带,生存在“大夏”“大宛”和乌孙的夹缝中。
大夏很快的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王国,也包括佛祖的故乡。并控制了安息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公元前160年北部费尔干纳盆地附近的一个城邦“大宛”由于欧克拉提德一世在印度作战,这个本来安置希腊伤兵老兵的城邦很快被北方的游牧塞种人占领,但是这批人也很快希腊化,建立大宛王国。(现在一般认为是大爱奥尼亚的音译)
此时的河西走廊这个众多西域文明的发祥地,在被匈奴占领40余年后,前126年的汉武帝王庭之战,彻底的消灭了匈奴漠南主力,将河西走廊划归中国版图,由于霍去病饮马酒泉,设置酒泉(肃州),张掖(甘州)(也就是后来甘肃省的由来)敦煌,以及修建长城进行布防。并修建玉门关用来防御西域诸国。
哎...终于统一时间线了。所以现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20年,目前的西域也就是新疆的局势是。新疆天山(现在所谓北疆)一带是乌孙,东边是匈奴,南边(现在所谓南疆)是半希腊化的吐火罗人小城邦。月氏被迫西迁,活在别的国家的缝隙里。大夏希腊王国几乎统一了中亚和巴基斯坦一代(也就是那些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也叫“河中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出现了新兴希腊化国家大宛。
但是,重说三,这个时候的中国王朝是汉朝,但是这个时候的汉朝和西域没有从属关系,彼此都是独立的国家。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新疆还不在中国王朝的控制范围内。
西域图
现在可以把问题转向中国了,在前文提到的塞种吐火罗称霸西域的时候,世界上大多人都没听说过“华夏”这个国家,更别提刚建立的“汉”了。
中国有一个神奇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圣母可能会和我说此人双手沾满了劳动人民的献血,晚年骄奢淫逸。可是,我们希望能透过“轮台罪己诏”,两方面看见汉武帝这人对中国千年的影响。
汉武帝这个人吧,大中央集权思想很严重,做事吧,也不管别人支持不支持。所以说他也不按照基本法,包装了个儒家的等级制度治理国家。所以随着国力强大,集权的汉武帝倾全国之力,搞掉了南越(广东广西),闽粤(福建浙江),西瓯(云南贵州),朝鲜,这样就把国家弄得很大很大,所以通过三次战争,基本上把南边的匈奴清理干净了,匈奴就这样逃到了蒙古高原。
所以天下布局比较完善的时候,汉武帝开始匪夷所思的开始爱玩马.....但是中国不产良马。比较吊的马只有前文提到的“大宛”才有,玩过三国杀的都知道大宛的“汗血宝马”,所以之前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也就顺便拜访了一下大宛,大宛的国王是很希望和汉交好,但是又惧怕北边匈奴的压力。所以只能做些礼仪上的交谈,就把张骞打发走了。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本来是希望能和前文提到的,和匈奴有世仇的月氏来进行联合,商量一起制约匈奴的事情,月氏这民族还真不记仇,只顾着迈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了,根本不鸟张骞。并且月氏惧怕北方的乌孙和康居(哈萨克斯坦一带),不敢轻易惹怒匈奴。张骞没辙只能去拜访乌孙,乌孙傲娇的国王“猎骄靡”虽然不甘心一直被匈奴控制,但是也是惧怕匈奴势力,于是也谢绝了。
史书上记载的汉武帝,就像孩子一样,得不到大宛的好马就又哭又闹,不吃饭不睡觉。所以没辙,凑了一群使臣,并且找了个愣头青的领队车令,带着千金以及一座金马,去找大宛的国王“毋寡”索要宝马。
愣头青先生一路跋涉,终于翻过帕米尔高原,来到了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的“大宛”,直接就和“毋寡”说,“我们大汉朝皇帝看上你们这里的宝马了,你小子还是识相点,把马给我们。当然我们也是懂礼尚往来的,你看,给你个金马,哈哈哈 ?(???????) ”雾。
这国王当时就火了,我们怎么说也是这秉承大希腊文化的贵族,你们东方来的土豪就这么和我说话?更何况毋寡觉得汉远在东方,和汉朝互换礼物肯定会惹得匈奴不开心,所以十分不客气的拒绝了他。
愣头青当时就不乐意了,一个远在长安的人,跑到这个立着诡异的柱子的国家(希腊多立克柱子),还被你们这么羞辱。所以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击就这么奇怪的展开了,愣头青一边壁咚国王,一手摔碎了金马。这个动作,表达了一个汉朝爷们对于这个无情的社会的强烈的愤怒控诉,看,他摔了,他摔了...
结果这个愣头青开心的走到国家东部的城邦郁成城(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一带)时,在大宛王的授意下,郁成王...把他给杀了...这个脑残的国王没想到这个神奇的举动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
很自然的,汉武帝听到了这个消息,暴怒。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了宝马”攻打大宛。
公元104年,汉武帝派大将军李广利,带着3万左右的军队,包括辎重,进攻大宛。汉朝大军穿过河西走廊后,来到了广阔的西域,一路上的西域小国,见到汉朝来军,纷纷做好防御,得知不是攻打自己后,却又惧怕匈奴威胁,全部拒绝给汉军粮草,所以当汉军带着饥饿和疲惫来到葱岭(帕米尔高原)的时候,几乎已经饿死大半。等到进入到大宛的东部的“郁成城”的时候,已经成了一群破衣烂衫的残兵。竟然攻打数日不能攻克,最后损兵折将,带着剩余人马撤退,等回到敦煌的时候,已经不足3千人,而此时已经过了两年多,不知道在玉门关遥望着汉家宫阙,还有衣着残破瘦骨嶙峋的汉家将士,心里是个什么样的感受。
这次惨败,令汉武帝极其愤怒,他命令李广利不许进入玉门关。恰逢此时赵破奴攻打匈奴大败,所有的朝臣都认为应该休养生息,全力攻击匈奴。但是汉武帝似乎被汗血宝马勾了魂,非要大败大宛这个国家不可。于是汉武帝将反对进攻大宛的邓光等下狱,命李广利再次进攻大宛。
这次的汉武帝动全国之力,释放大量囚徒,并且搜寻大量“恶少年”加上自愿参军想来一次希腊城邦七日游的(雾),加上边境骑兵,一共10万余人,还不算粮草辎重。因为听闻大宛首都“贵山城”引水自城外,汉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筑工事断其水源。并令18万甲卒驻扎张掖酒泉以北进行布防,发天下七科讁,为李广利运粮。据说部队从头到尾的长度可以走一天。
就这样一支军队,彻底把南疆的吐火罗人吓破了胆,他们没想到汉军竟然这样的兴师动众。所以纷纷开城给汉军送去粮草,并安排驻扎。
这一路上,竟然有一个神奇的国家西域老大——“轮台”,对,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那个轮台。这个国家竟然闭门不出,并准备迎战。
所以,这群疲惫并复仇心切的入侵者,在史记上留下了。
“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
这样的一个最少3万人口的国家,被汉军屠杀的一个不剩,彻底的被消灭在了历史长河里,抹杀的不留痕迹,从这之后,轮台作为一个城镇的名字,成为了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当然这个是后话了。
从这之后,整个西域36国,无一敢不迎接汉军,汉军跋涉到葱岭。
这次汉军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没有攻打郁成城,而是直接绕到到费尔干纳盆地,主力攻打首都“贵山城”并派5千人护卫后路并围困拥有汗血宝马的“贰师城”。
不得不承认大宛这个国家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并不像汉武帝所认为的蛮夷之邦,这次战争同汉家和 每一个游牧民族的战争都不同,是一次东西文明的对垒。
汉军断掉城市水源,没想到大宛城内有极其完备的战时应急措施,用特有的管道设备储存了大量的水源。围困不得,大军和贵山城拼死凑出的上万大军进行对垒,这次战争其实人数相当,但是一次赤裸裸的屠杀,汉军都装备有质量优良的速射弩,大宛的希腊甲胄步兵就像活靶子一样被汉军射杀,科技上的彻底碾压已经预示着战争的结果。所以这群饥饿的囚犯以及恶少年,开始疯狂的攻击城池。但整整40日,汉军才攻破贵山城,杀死了大宛第一勇士“煎靡”(又是一个靡),此时内城高耸的城堡又一次阻挡了汉军的进攻,所有的贵族也龟缩在内城,异常恐惧。最后秉承着希腊的民主制度,贵族们一致认为是因为国王的脑残才招致此大祸,所以开了个会,直接把国王“毋寡”处死,带着首级见了李广利。并和李广利说,说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已经除了,希望求和停战,否则大宛会杀死所有的宝马并血战到底。
李广利一看我这次就是来要马的啊,所以答应停战,但是也有个条件,那个让他们很没面子的郁成城的领主要给他们处理,而且要大宛册立国王要经过汉的同意。
大宛就这样和李广利达成了合议,并且立了一个亲汉的贵族“昧蔡”当国王。结果郁成偷袭驻扎接应的千余人守军,李广利带着贰师城的宝马前去救援,郁成军民,被仅仅3千汉军,屠杀殆尽。
郁成领主逃亡康居(哈萨克斯坦),康居国王听闻大宛已经战败,将郁成王交给汉军处理,最后步兵赵弟在押解途中将其杀死。
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至此结束,或许我们不能从史料里看到太多关于这场战争的壮烈,但是从这之后,在现在新疆也就是西域的所有吐火罗国家以及塞种国家纷纷极度恐惧,他们不想在自己的身上发生远在西方的大宛的悲剧,纷纷送自己的子女到汉朝当人质。甚至龟兹、焉耆等国家走上了彻底汉化的道路。公元前60年,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控制玉门关以西诸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整个新疆地区正式的成为了汉家领土。
所以正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用宝马为借口,进行了一次通向西域乃至欧洲的凿孔战争,彻底切断了匈奴和西域国家的联系。不久,乌孙与汉联合,共同夹击匈奴。强盛一时的匈奴在前126年的惨败之后,作为一个独立民族逐渐的退出了的历史舞台。
塞外胡笛飞扬,汉家宫阙何方。汉这个名字从一个朝代彻底变成了一个民族的名字,
画了个草图
随后的匈奴的日逐王先贤掸因为匈奴内斗归顺汉,而他正是主管西域的王,所以汉族正式控制西域,并有大量移民商人进入西域,西域诸国开始全盘汉化。大量的西方香料也进入TC,基本上让我们在大吃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最后西汉汉宣帝在南疆东部吐鲁番一带(也叫东疆),设立高昌壁,屯田建设。这一部分汉人逐渐成为主体民族,也成为后来高昌国的前身。
随着王莽篡权,国家内乱,东汉时期汉逐渐失去了对于西域的控制,随着汉末甘肃的西凉军董卓进入长安,西域再次独立,天山南北开始分裂割据。
后来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北凉政权,随后消灭掉盘踞在敦煌一带的西凉李暠(后来的李唐王朝祖先)。鲜卑拓跋的秃发部落在甘肃武威崛起,建立南凉。由于吕光的后凉经营不善,被北凉南凉步步紧逼,随后投降姚家的“后秦”。至此令南凉北凉附属,后秦打通河西走廊,将自己的领土变成了西至葱岭(帕米尔高原,现塔吉克斯坦),东达到关中的辽阔疆域,西域开始由于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融入匈奴,羌人,氐人,还有一大部分陇西的鲜卑人。至此使用阿尔泰语系的东胡人以及说原始汉藏语的羌人进入新疆。
此时的新疆尤其是天山以北,因为无数的东方民族进入融合,基本已经成为塞种人和汉人羌人以及鲜卑人的混合人种了,等到鲜卑族首领拓跋珪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大同),西域都护重新建立。
但随后北凉匈奴残部迁移到吐鲁番高昌,建立高昌北凉政权,脱离中央控制。
此时的中亚由于北匈奴的西迁和融合,一群来历不明的“匈人”已经横扫欧洲大陆,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蜷缩在小亚细亚以及巴尔干。安息帝国灭亡,取代它的波斯萨珊王朝鼎盛。西亚一带袄教(拜火教)盛行,逐步传入新疆一带,这个也是后来摩尼教(明教)的前身。这些教派在西域民族伊斯兰化之前,一直是他们的主体信仰。
柔然虽然本质是东胡鲜卑,但是由于融合过多的塞种人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变得酷似匈奴一样的混合型种族。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名为——阿史那的部落,曾经也是加入匈奴联盟的塞种人(印欧语系)部落,由于柔然强大,同样被欺负,成为柔然的“打铁奴”。
结果这群铁勒真心不愿意生活在中亚这干燥的鬼地方,所以除了有一波融入了巴尔干的斯拉夫人之外(保加利亚的保加尔人),剩下开始全力进攻柔然,希望回到贝加尔湖畔........
这群打铁奴,这个阿史那的首领——阿史那土门,竟然蛇吞象,直接灭掉了来势汹汹的铁勒,保护了他的“主人”。这个阿史那稀里糊涂的控制了铁勒,结果反而被“铁勒化”了,说了铁勒的语言,这个部族越来越强大——最后由于生活在被自己称为“突厥”的阿尔泰山,随着部族的强大,他们建立了“突厥汗国”。正因为突厥的崛起,他们所说的铁勒语还有一系列的“东胡语”,都被称作是阿尔泰语系。
所以这个时候的突厥完全有实力挑战他的“主人”了,突厥向东将柔然打败,柔然分成了两个部落向大兴安岭老家逃窜,一个是北边的“室韦”,一个是南边的“契丹”,说到室韦大家可能不清楚,但是说到他的别部“蒙兀室韦”或者说“蒙古”呢.......
总结一下,突厥这个新型的民族就是,和上面的匈奴类似,是以鲜卑、铁勒化的塞种人阿史那部落为统治者,以混合民族“铁勒”为主体的民族。
其中“铁勒”分成好多小部落,最大的三个就是——回纥(维吾尔),葛逻禄,薛延陀。
回纥终于出现了...其实啊,前文说道那群留在欧洲巴尔干的铁勒人,一大部分就是回纥人,现在欧洲的保加利亚,还有相当多的回纥血统,保加尔(Bulgar)和回纥(Uygur )本身就是同源词,所以啊,如果按所谓血统,那么保加利亚是不是要和新疆成为“兄弟国家”啊,多无聊...
逐渐强大的突厥汗国开始派铁勒的葛逻禄部西征,很快开始占领已经无主的中亚诸国,向西一直达到高加索山,向东到达中国大兴安岭,建立了极大的突厥汗国,突厥将帕米尔西边的塞种人包括曾经西征的葛逻禄们称为“西乌古斯”,将帕米尔东边的回纥薛延陀们,称为东乌古斯,乌古斯也就是突厥语部落的意思。西乌古斯多为白种人和黄白混血,东乌古斯的回纥薛延陀多为黄色人种。
东西乌古斯本来就不和突厥内部也有分歧,所以隋文帝也就一直挑拨离间,直接拆分了突厥汗国。唐代一建立,民生凋敝,突厥直接欺负到了家门口,随着李世民对东西突厥的征服,铁勒诸部归属唐朝,并在唐朝的默许下返回蒙古高原休养生息。
公元630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今哈密)主率所属七城归顺唐朝,唐朝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武则天垂帘听政时期,唐兵分两路进攻北疆吉木萨尔设立北庭都护府,南部进入高昌设立高昌都护府。当西突厥投降后,唐朝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也是李白出生的地方(每次想到李白静夜思竟然是思的这个地方也是很违和啊),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
也就是说当时的西域在突厥化的各个民族基础上有大量的汉人定居,整个亚欧大陆桥带给了整个新疆地区世界中心一样的荣耀。
而由于在这之前,波斯萨珊王国被穆斯林哈里发灭亡,许多被迫害的信仰琐罗亚斯德教(袄教)“异教徒”被迫逃亡新疆一带,使得祆(音仙)教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波斯一带祆教的“升级版”,融合了佛教基督教成分的“摩尼教(明教)”在西域地区传播,甚至到达中国内地,并在元末发展到顶峰,甚至传说成了明王朝的名号由来。
以佛教为主的西域地区夹杂着袄教,也吸引了汉族的僧侣前去游学。正如著名的玄奘,基本的活动区域就在西域诸国,河中地区以及天竺。也就是说,不是我黑老版《西游记》,一个一直活动在西域以及印度的玄奘,里面出现的人物以及景观竟然全是汉族传统服饰,也是比较矛盾。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女子服装存在裸装和半裸装,就是和西域民族服饰融合的结果。西域服装也汉族化,这一时期的汉化几乎达到历史顶峰(文化上)。
此时已经不存在单纯意义的塞种了,而是臣服于唐的突厥人,这些亚欧混血人,也开始不说印欧语系的语言,开始变为和如今蒙古语一样的阿尔泰语言。此时在漠北蒙古高原仍然有突厥势力还是很强。
终于在743年,铁勒回纥,在唐朝的帮助下,灭掉突厥残余势力,强大起来,并且亲唐汉化,“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建立回鹘汗国。没错,这时候的回鹘我们可以认为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直系祖先了。
其实不难发现,这两个民族的最早接触,一直是建立在友谊上的。而被维吾尔恐怖分子鼓吹的大突厥,正是他们千年前的夙敌。
回鹘(音回胡)民族在明被音译为畏兀儿,清代被音译为维吾尔(维系你我),都缺失了这带有汉民族语言特色灵性的名字,变得异类,陌生。
而此时一直在中亚的夹缝中生存的粟特人(东伊朗语族),是一直被希腊、塞种、突厥欺负并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存在,古时在康居的粟特人由于善于经商,就一直和汉交好。并且为了限制突厥,在隋朝以及唐朝的支持下,一批以撒马尔干(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建立了九个绿洲王国,即康、安、曹、石、史、米等国,这些又称为昭武九姓,一直来往经商。安禄山就是本姓康的康国人。
当然这个时候由羌人发展过来的吐蕃逐渐强大,也是藏族的祖先,和新疆相隔一道昆仑山。吐蕃和唐不断加入到争夺西域的过程中,导致西域几度易手。所以唐不断派中央官吏进行地方检察,到了唐玄宗时期,不断将权利集结到中央,结果中央的检察出了长安就各自为政。当最终唐玄宗把大部分剥夺的兵权都交给一个他认为最值得信任的粟特人“安禄山”之后,这个胡人开始了他的影响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行动。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抽调各个边疆民族兵力平叛。
又是受到唐的恩惠的回鹘大力相助,最后在两方国运尽损的情况下赢得了战争。并且从这之后进入了西域民族大量入主中原的活动,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开始了。西域再一次落到吐蕃的手里,大量羌人进入西域,南疆开始一定的羌人化。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就是这个。
公元840年,在黠嘎斯的入侵下,(黠嘎斯在传说中,是当时留在匈奴的李陵的李氏家族的后裔作为统治者。所以民族性对于中亚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灭亡,一部分回鹘人进入到甘肃一带,成为后来的裕固族,一部分与汉人融合,剩下的回鹘人再次回到故地,新疆高昌吐鲁番一带,进入汉人较多的高昌地区,建立高昌回鹘汗国。还有一支回鹘人向东进入了契丹,也就是述律部,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萧部”。
总结下,在唐末时期控制力减弱的情况下的新疆东部地区成为了回鹘建立的高昌回鹘汗国,而北部多为突厥化的塞种人,而在南疆中曾经西征的那个铁勒葛逻禄部落也开始强大了起来。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在这个时代,前文说到起源于北疆的西乌古斯“沙陀”部族,由于活在吐蕃和回鹘的夹缝中,由于被吐蕃利用而不满,首领(朱邪氏)投靠唐朝,改姓李,迁入中原。后在消灭黄巢起义中,沙陀首领李克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成为中国最强大的节度使之一。 五代十国中,后唐建立者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全部都是沙陀人。
进入9世纪,回鹘和吐蕃都开始衰落了,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几乎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所以新疆进入了三朝并立的时代,葛逻禄部落(同为铁勒部落之一,乌孜别克族的祖先之一,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维吾尔族几乎可以和乌兹别克族无障碍交流的原因)与回鹘建立喀喇汗王国,还有衰落的高昌回鹘,包括在于阗的最后的古塞种人也建立于阗王国。
此时由于穆罕默德将阿拉伯人传统的上帝信仰融合为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迅速统一起来,这个强大的国家灭掉了波斯萨珊王朝,波斯逐渐成为哈里发王国,逐步皈依伊斯兰教,甚至也影响到后来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波斯萨曼王朝(萨曼王朝是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吊打之后逃到中亚的残部)皈依伊斯兰教。
失败的波斯萨曼王朝,落魄的龟缩在帕米尔,这也就是现在——塔吉克族和塔吉克斯坦的前身,也是中亚斯坦们里唯一一个说伊朗语族雅利安人的国家,从此之后,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南疆的喀喇汗王朝,十世纪中叶,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于阗佛教王国历时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于十一世纪初灭亡于阗,把伊斯兰教推行到和阗地区。
随着北宋的统一,中国恢复了和西域主国和附属国的关系,但是却回不到原来的实际控制了。
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就自称“桃花石汗”,意即“中国之汗”,表示自己是属于中国的。1009年,占领于阗地区的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北宋进献方物。1063年,北宋册封喀喇汗王朝可汗为“归忠保顺砳鳞黑韩王”。北宋建立后第三年,高昌回鹘也派遣使者42人前往北宋进贡方物。
于阗虽然很多塞种人,但与中原地区往来密切,并且笃信佛教,因曾受过唐朝册封而自称李姓。公元938年,后晋高祖(沙陀人儿皇帝石敬瑭)遣张匡邺、高居诲出使于阗,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北宋初,于阗使臣、僧人向宋朝进贡不断。
所以此时的新疆王朝虽然和汉族王朝不同文同种,但是文化还是有很大的认同感,以中国文化为正统的,并希望成为正统的一部分。
随后,蒙古高原的契丹民族被来自松花江流域(现黑龙江哈尔滨一带)野蛮部族女真完颜部打败,1124年,辽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1132年先后征服了西州回鹘政权、喀喇汗王朝统一了西域建立建立西辽政权,战胜了前文说道的突厥乌古斯部落的“塞尔柱王国”并逐渐将领土扩展到费尔干纳盆地。控制了中亚的伊斯兰化塞种国家花拉子模(和大宛渊源很深)。
但是西辽的耶律大石没有伊斯兰化,仍沿用辽朝政治制度管理政事,倡行汉儒文化,笃信佛教,但是不排斥其他宗教,赋税较轻。所以这一时期,汉文化在中亚一度获得光大,“契丹”这一名称时至今日仍是中亚、西亚及欧洲部分国家的语言称呼中国的代名词。(比如俄语~)
回鹘也慢慢的以主体民族身份存在在西辽王国,并融合其他民族。
但是经过几代的经营兴衰,不断征战。日渐强大的花喇子模首领摩诃末(摩诃现在在雅利安语言里也是大的意思)开始反对西辽。
十三世纪,开挂的成吉思汗出现了。
蒙古部落本是和鲜卑同源的东胡人,本是生活在黑龙江一带的渔猎民族后迁移到大兴安岭以西(现在的呼伦贝尔一带)游牧,中国古代的史书一般叫他们室韦或者蒙兀室韦。一直是一个规模并不大的部落,使用的语言是和鲜卑,突厥,女真一样的阿尔泰语系语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东北人。阿尔泰语言的通用语“khan”也就是可汗,就是这样,无论蒙古还是突厥甚至土耳其,都是一样的。
他们一直生活在蒙古高原(当然当时还不叫蒙古高原)上各个部落的夹缝中,比如突厥东胡混合的塔塔尔部落(也叫鞑靼),蔑儿乞部落,信仰基督教的回鹘汗国遗民克烈部落,乃蛮部落。同时这些部落都惧怕黑龙江到辽宁一带的“金”国。纷纷附属于金。
蒙古部落有两个大家族,“孛儿只斤家族”“泰亦赤乌部”这两个家族也并不团结,孛儿只斤比较野蛮,泰亦赤乌比较工于心计。孛儿只斤的“合不勒汗”在位时,蒙兀部落开始强大,并且屡屡冒犯金国。
但是很可怜的是,合不勒汗传位属于泰亦赤乌的俺巴孩汗被“塔塔尔人”出卖,送到金国钉在木驴上处死。
从此和塔塔尔与女真人的金结下血海深仇,蒙古部落和塔塔尔部落冤冤相报,直到塔塔尔人暗杀铁木真的父亲,孛儿只斤也速该汗。 孛儿只斤迅速衰落,年幼的铁木真在仇恨和背叛中生长了起来,并由于兄弟不和杀死同父异母的弟弟,不停地被同族的“泰亦赤乌”试图暗杀。而且可悲的是,自己儿时被许的新娘在长大后还被“蔑儿乞人”掳走,带了绿帽子生下“术赤”。
这么悲催的人生造就了铁木真果断残忍的个性,铁木真在整理部族后,迅速的统一泰亦赤乌合并蒙古部落,南灭塔塔尔,北打蔑儿乞,东战女真。其实早期的铁木真征战,完全是因为仇恨。
铁木真的一生也充满了背叛,等到3次结拜的“安答”“札木合”都建立联军讨伐自己的时候,他开始萌生了统一整个草原的想法,所以一举灭掉克烈部,攻占东北地区的金国,甚至蒙古高原西部的“乌古斯乃蛮部”(哈萨克人和土库曼人的一部分祖先)。
在扫平在蒙古高原杭爱山的基督教化的突厥乃蛮部之后,(这个时候蒙古高原的宗教也是很混乱的),乃蛮部王子屈出律逃亡巴尔喀什湖以西,成为现在哈萨克斯坦祖先之一,不过这也是后话了,屈出律这个人竟然也干出了个翻天覆地的大事。
屈出律败走之后,所有跟随的人基本都跑光了,只好去投奔西辽王朝的菊儿汗耶律直鲁古。屈出律到巴拉沙衮后,有一段时间为菊儿汗供职。但是当他发现花喇子模的国王摩诃末起兵反对西辽时,东方的属国、属部也起来造反,西辽处境困难。
所以这时屈出律就搞了个大新闻,哦不 大阴谋,提出让他去纠集乃蛮旧部,强大西辽。耶律直鲁古接受了他的建议,赏赐他许多财宝并封他为可汗。
屈出律到叶密立一带收集自己的族人,又同其他部落结成联盟。他率领这支军队进入西辽直辖领地,大肆杀戮和抢劫。他向花剌子模沙派出使臣,约定夹攻菊儿汗,瓜分西辽土地。屈出律出兵击败西辽军队,遂劫掠乌兹干,又进攻巴拉沙衮,但被菊儿汗打败,士兵大半被俘。屈出律北走,重新集结兵力,等待时机。
随后花剌子模和西辽各自退兵。西辽军队沿途烧杀抢劫,老百姓吓的够呛。当他们抵达巴拉沙衮时,居民们紧闭城门,拒绝他们入城。西辽军队的将领们告诉他们花剌子模已退兵。但居民们不相信,坚持战斗了十六天,最后被西辽军队用大象把城门攻毁。西辽军队入城后,屠杀三天三夜,有四万七千人被杀。西辽军队同时大肆抢劫,得到大量财物。但是这时菊儿汗正好也缺钱,宰相马赫穆德巴依怕菊儿汗征收自己的财产,便建议把士兵抢劫的财物集中归国库。当将军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各自带军队离开菊儿汗,煽动叛乱。
屈出律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211年秋天趁菊儿汗外出狩猎的时候将其带军队突袭菊儿汗,攫取了政权。“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屈出律攫取政权后,表面上对菊儿汗很礼敬“尊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朝夕问起居”,实际上是利用他来稳定自己的统治。耶律直鲁古在郁抑悲意中生活了两年,于1213年死去。
屈出律为了取得契丹贵族的支持,娶了西辽王朝末代皇帝直鲁古之女忽浑公主,并依公主劝告,他由基督教改信佛教。由于花拉子摸国摩诃谟打着伊斯兰教旗号向东扩张,屈出律在全国大力推行佛教,打击伊斯兰教。屈出律要穆斯林改奉佛教,至少要穿戴契丹人的服装,并强制推行,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
1218年,成吉思汗令大将哲别率领两万骑兵征讨西辽。哲别尚未到达哈失哈儿城(喀什),屈出律就跑了。哲别抵达后,曾派人向当地居民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居民们的一致拥护,使屈出律所到之处,均遭到抵抗,被迫逃往巴达克山谷(阿富汗境内)。因山谷崎岖不平,行走困难,蒙古军无法深入。因此,哲别跟当地猎户达成协议;如果能捉住屈出律并交付于蒙古军,蒙古军不再向猎户索取任何物品。猎户因此包围了屈出律及其部卒,将其捉拿后,送交了蒙古军。哲别将屈出律处死。同时,蒙古军顺利进入西辽都城巴拉沙衮(吉尔吉斯布拉多内吉),西辽—喀喇汗各地领主相继归附,西辽灭亡。
花喇子模
随即,花喇子模也因为屠杀蒙古商人时间被蒙古反过来吊打,国王摩诃末逃到了里海的小岛里,王子札兰丁逃亡印度,为了怕发生屈出律的事情,铁木真打算捉到王子,但苦等等多年也不见踪影。也就是这个时候,年老体衰的铁木真开始质疑自己征战的意义,于是邀请金国(不是宋朝,重说三)的道士”丘处机“远赴印度河,面见铁木真,丘处机也因此完成”长春真人西行记“。
就在札兰丁杳无音信的时候,哲别和铁木真长子术赤顺便灭掉了在东欧平原的各个罗斯公国.........也就是后来术赤的,钦察汗国的前身,也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前身。
随后成吉思汗不久就挂掉了,西辽和花喇子模的广大地区分封给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 。定都撒马尔罕,领土包括现在的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和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一部分。
所以在西辽和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下,主体居民的回鹘人开始和契丹人(契丹人起源于辽宁的辽河一带)蒙古人混合,蒙古利亚人种血统增加。
随着大蒙古国的统一,大量的花喇子模人以及回鹘人包括后来政府的伊尔汗国阿拉伯人被带入中国内地,这些被成为色目人的民族最后成为了中国回族的祖先。察合台汗国由于之前的宗教政策,由于要调停新疆地区诸多民族的内部纷争,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正式在新疆传播开来。新疆地区开始成为北部为蒙古人以及蒙古化的突厥塔塔尔人与回鹘人融合成为北部维吾尔人,南部为旧维吾尔人与乌兹别克,塞种,阿兰,阿拉伯等民族融合而成的南部维吾尔人。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大蒙古国
随后察合台汗国产生了分裂,蒙古化的突厥帖木儿汗国灭亡西察合台汗国,后又分裂为乌兹别克汗国,等若干汗国,成为现在中亚突厥诸斯坦的雏形。由乌孙、康居为祖先,融合后来突厥诸部落的哈萨克民族开始形成,哈萨克的意思为,自由的人,多为游牧人为主。
后来的“克烈汗”(就是当时那个克烈部的后人)率领哈萨克民族独立为哈萨克汗国,成为哈萨克斯坦的前身。
在明朝,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控制是越来越退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有了新疆这个名字的由来,1370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其后裔建别失八里,都城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也就是前文说的唐代北庭都护府),1418年迁都亦力巴里(伊宁)。15世纪中叶,吐鲁番部强大,1472年,哈密等卫所一度被吐鲁番攻破,诸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最后放弃新疆,退守嘉峪关。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主要维持对天山以南的统治,是一个上层社会为蒙古人,而民众主要由维吾尔和突厥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也就是现在南疆民族的根基。天山以北由于瓦剌蒙古的大量移民,掺杂了更多的蒙古血统。
1678年随着准噶尔灭亡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统一天山南北。哈萨克大中玉兹也臣服于准噶尔,小玉兹臣服于俄罗斯。准噶尔是蒙古的一个强大部落,含义是左手(一看就不是撸sir),所及吧自己蒙古的各大部落逼到俄罗斯,逼到青海,自己顺便占领了西藏。
所以满洲的清朝,从康熙开始一直到乾隆疯狂的进攻准噶尔,最后满族人利用蒙古人的内部矛盾,瓦解了准噶尔汗国,使得“天山南北看不见一个蒙古包”。
所以讽刺性的是,中央政权最后一次对西域的彻底控制是在外族统治者的努力下达成的。
统一西北后,将准噶尔汗国命名新疆,这也就是现在新疆的由来。
总结:
新疆既不是先有的汉族人,也不是先有的维族人。要是论血统,姑且认为是先生活着的维族人的一部分祖先吧,但汉族人要比现在意义的维族早到达新疆很多。
随着中央政府和新疆地区的共同建设,无论是克拉玛依的开发,或者是生产建设兵团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内地汉族在TC大量移民新疆,和新疆地区诸多民族一直在和平共处互惠互利。能在境外势力所遗留下的宗教问题走到现在,是很艰难的。其实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千余年争执的结果最后都是走向融合的。从某种情况下,我们有相似的血缘,从文化上,我们有共同的根基。
新疆乃至中亚,是一个有着太多民族变迁,历史冲突的地方,但是作为铁勒部族的回鹘人,自古便和汉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哪个民族应该被谁统治,但是历史的车轮就是让维吾尔族成为了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自然永远是一家同等,我们热爱有着你们历史的土地。
没有哪片土地是永远属于哪个民族,就像西域复杂的历史,但是宗教是不会抹杀两千年来的文化交流,或者是分分合合。
...........................................................................................................................................
转自知乎: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最早是哪个民族在新疆生活?(篇幅限制,进行了部分删改),作者授权转载
作者:安森垚
关于时拾史事
欢迎关注“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点击链接关注我们:https://dwz.cn/2epd7s)。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时拾史事读者群号30428330,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你还可以通过新浪微博、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更多文章,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